第二,我们今年已经能够建设每MW造价1400万、两年后低于1000万元的高质量、低成本的大型光伏电站。
根据贷款协议,交通银行(BOCOM)同意对英利新能源提供五年期专案贷款15亿元人民币,支援英利新能源扩建保定厂房。公司并宣布,这宗扩建案取得15亿元人民币的融资与2.5亿元人民币的流动资本信贷额度,这两笔贷款都由交通银行[8.20 0.99%]担保
英利新能源(Yingli Green Energy)宣布,在河北省保定市的300 MW PANDA非矽晶制造厂进行扩建。根据贷款协议,交通银行(BOCOM)同意对英利新能源提供五年期专案贷款15亿元人民币,支援英利新能源扩建保定厂房。公司并宣布,这宗扩建案取得15亿元人民币的融资与2.5亿元人民币的流动资本信贷额度,这两笔贷款都由交通银行[8.20 0.99%]担保短期台湾太阳能电池产业以技术优势,与大陆太阳能产业形成互补,然台湾太阳能产业须在技术与品牌经营两大方面持续努力,才能在两岸太阳能产业竞合关系中占有不可或缺的地位。有监于市场规模扩大,太阳能垂直整合模式并非产业发展唯一的路,业者评估现有资源无法兼顾产业链在市场规模扩大后的资本、专业与营运特性差异问题,开始采取专业分工策略以取代垂直整合的营运模式。
因此,当市场规模扩大,专业分工合作趋势成形后,将加速产业策略合作与整并进行。2010年太阳能产业发展将持续延续2009年趋势,在各国规划大幅调降收购电价后,太阳能系统价格将持续下跌以维持基本报酬率,太阳能制造版图将持续朝低生产成本地区转移。但我国光伏发电今年到底发展多大规模?应该采取什么补贴方式?特许招标上网电价到底定多少为好?一时众说纷纭,甚至意见相左。
强生光电一直认为,中国的光伏产业和光伏应用,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的发展之路。一、今年在中国大规模启动光伏电站建设已具备条件。要使中国光伏发电健康、有序发展,必须认真总结风电招标和建设的经验,从开始就将相关问题、尤其是电网接入和输出问题统筹考虑和解决好。硅基薄膜电池与其他光伏组件相比,有几个突出优点:一是原材料简单,没有原料供应瓶颈,99%的原材料可在中国配套生产。
同时,上网电价的高补贴,更不利于促进行业竞争和进步。目前在中国建设光伏电站的上网电价,已到了一个政府、光伏企业、电网可以接受、形成共识的时候了。
中国光伏产业凭借制造和应用上的优势,也能将低成本电站快速推广到诸如东南亚、非洲等严重缺电而政府补贴又有困难的国家,其生产出口总值又可以增加几千亿,届时,中国将真正成为名副其实的光伏生产大国和应用大国。另一方面,建造光伏电站投入大,同时也属于工业项目,应该享受与其他工业项目(如火电厂)相同的设备退税政策。通过集中资源,用2-3年时间,使我国硅基薄膜电池转换效率取得重大突破。另一方面,对目前输送线路不足的光电场,要早配套、早统筹、多支持,不要出现有电上不了网、有电输不出去的问题。
电站建设配套的逆变器、控制系统、升压系统成本,对电站建设总成本有直接的影响,目前这类电器、器材的报价也是偏高。第二,我们今年已经能够建设每MW造价1400万、两年后低于1000万元的高质量、低成本的大型光伏电站。(三)、希望国家合理调整光伏发电税收政策。目前,硅基薄膜电池99%的原辅材料已可在中国生产,如导电玻璃、复合膜、接线盒、靶材、特种气体、封装胶、铝框型材等,在国内已有很多工厂在生产,我们感觉目前质量在一步一步接近国际先进水平,但成本都偏高,都存在较大的降本空间。
对此,我们强生光电也想谈一些自己的想法和看法。对于目前国内电站建造成本,组件生产和电站建设这两方面到底有没有降本空间?我们的回答是肯定的。
实事求是地讲,晶硅组件虽然目前仍占据光伏市场的主导地位,但综合成本确实比薄膜电池高很多,低成本的薄膜电池具有十分显著的后发优势,市场的天平正在向薄膜电池倾斜。我们认为,建造大规模地面并网式光伏电站,是将来光伏发电应用的主要形式。
我国发展风电的情况可以佐证,风力发电成本和上网电价逐年降低,这个过程也仅仅用了5-6年。另一方面,前几年光伏组件生产和安装应用等许多环节中存在着成本虚高:一是设备制造商利润虚高,光伏组件制造设备价格昂贵。合理的税收政策,是促进我国光伏发电健康、快速发展和发电成本逐年降低的重要措施。只要中国光伏企业、原辅材料配套企业、电站电器配套企业共同协作,在中国建设光伏电站成本完全可以在两年内降至1000万元以内。第三,电站运行中,可由合作方共同管理,也可由强生承包管理。(二)、希望重点解决好光伏发电的并网接入和输出问题。
薄膜电池的低成本优势已在世界范围内形成共识,但硅基薄膜电池转换率偏低也确实是其弱点。薄膜电池原材料配套企业通过联合、兼并,通过规模扩张和技术进步,将使产品质量和成本更具优势。
我司硅基薄膜电池生产线核心设备,与美国著名真空企业合资,在上海生产,整合的薄膜电池生产线不仅设备先进、精良、合理,而且造价只有引进设备的15%。光伏发电要做到运营成本低、发电量高,第一,电池组件的选择很重要。
强生光电目前正与国内外几所大学、研究所共同研发几项既先进、又实用、既有实效、又能降低成本的新技术,计划用一、两年时间,在确保低成本、好品质的基础上,可使转换率提升至7.5%,两年后可提高至9-10%。但硅基薄膜电池无环境污染、无材料瓶颈,又比锑化铬等薄膜电池高出一筹
首先是无锡尚德,2009年该公司总净营收达16.933亿美元,太阳能产品总装运量年比增长42%至704兆瓦。晶澳太阳能,2009年全年公司的收入为5.536亿美元,这与2008年的收入7.969亿美元相比,有所降低。展望2010年,由于旗下六九硅业进入量产阶段,带动英利绿色能源的垂直一体化经营战略再进一步。2009年,全球光伏产业的整体走势可以用先抑后扬来概括,整个上半年由于金融危机的严重影响,产业景气度可谓惨淡之极。
全年综合总利润率为20%。姜谦指出,几大龙头厂商2009年出货量的大幅提升,应该是中国光伏企业整体竞争力提升的直接反映。
姜谦指出,英利绿色能源2009年全年的经营走势,基本上与光伏行业的整体运行相吻合。英利绿色能源,2009年全年公司太阳能组件销售量为525.3兆瓦,总收入为72.549亿元,毛利润为17.144亿元。
进入下半年,随着全球经济的逐渐转暖,再加上各国政府大力推广太阳能政策的拉动效应渐显,光伏产业呈现了强势的复苏态势。而2008年我国太阳能电池厂商(包括台湾省)的市场占有率也大幅提升至44%,连续两年成为世界第一。
截止目前,海外上市光伏厂商的全年业绩基本都已公布,其中都有哪些亮点?中投顾问能源行业研究部将为您详细解读。姜谦指出,2009年下半年,各国政府大力推广太阳能政策的拉动效应渐显,全球光伏市场加速回暖倾向明显,这是晶澳太阳能四季度出货量创历史新高的主要原因。中投顾问发布的《2010-2015年中国太阳能电池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》显示,2008年我国光伏电池总产量达1.78GW,占全球总量的26%。其中,四季度,晶澳太阳能太阳能电池交货量为231MW,这是该公司有史以来实现的最高交货量。
而在2009年全球光伏市场容量增长有限的情况下,中国光伏厂商的市场份额继续攀升已成定局。昱辉阳光,2009年全年,公司太阳能产品总销售量为526.6兆瓦,全年销售收入为5.104亿美元。
而这也是公司未来参与全球竞争的最重要砝码,由此预计,未来一年英利绿色能源的经营状况会持续向好。中投顾问能源行业首席研究员姜谦指出,综合来看,无锡尚德2009年全年的经营走势,基本上与光伏行业的整体运行相吻合,呈现明显的先抑后扬特征,行业龙头地位依旧稳固。
纵观后市,由于公司核心业务的技术优势将进一步释放,再加上在开拓新市场方面的提前布局,预计2010年无锡尚德的经营状况会持续向好。但2009年公司总交货量为509兆瓦,这与2008年的交货量相比有着83.8%的增幅。